莲藕田泥鳅苗种培育技术介绍
1.藕池条件:泥鳅苗种培育池以面积以30~100平方米为宜,池深40~60厘米,池中开挖鱼溜,以利其栖息和避暑防寒,池埂、池底必须夯实,进、排水口设拦鱼网,池底铺垫15~20厘米淤泥层,池中莲藕覆盖面积宜占总面积的1/4. 2.清塘培水:鳅苗下池前10天,每亩池用生石灰50~60千克带水清塘消……
无公害泥鳅养殖常见病车轮虫病的防治技术
1.病原:车轮虫寄生于鳃及体表引起。 2.症状:被感染的鳅苗常出现白斑,甚至大面积变白,游动呆滞、缓慢,呼吸吃力,直至沉于池底而死。刚孵出不久的鳅苗感染严重时,苗群集体沿池边绕游,行动怪异,神经质地狂摆、跃动,直至鳃部充血、皮肤溃烂而死。 3.防治方法:①用硫酸铜和……
泥鳅养殖常见病之胀气病的防治技术
随着泥鳅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,养殖水质不断恶化,疾病不断增多,近年出现的“胀气”病就是其中的一种。如不及时治疗,往往会导致大量死亡。 一、泥鳅“胀气”的症状:泥鳅在池塘中表现为腹部朝上漂浮于水面,而沉不到水底,将其打捞上来发现泥鳅肚子鼓鼓的,表现出发胀症状,有……
泥鳅的人工催产与孵化技术介绍
催产选择成熟度较好的雌雄泥鳅后,就可进行人工催产。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,雌鱼剂量为每克体重20-40国际单位,雄鱼减半,注射方法为背鳍基部肌肉一次注射。雌雄比例一般为1:2或1:3.注射时间一般选择在晚上7-8时,注射后的鱼放入挂有鱼巢(用水草制成)的孵化池或网箱……
无公害泥鳅养殖常见病腐鳍病和打印病的防治技术
一、腐鳍病 1.病原:短杆菌感染。 2.症状:背鳍附近肌肉腐烂,表皮脱落,呈灰白色。严重时鳍条脱落,肌肉外露,鱼体两侧浮肿,不摄食。 3.流行:易在夏季流行。 4.防治方法:①用0.3~0.5毫克/升聚维酮碘(含有效碘1%)全池泼洒1次;②用每毫升含10~50微克的土霉素溶液浸洗10~15分钟,每天……
泥鳅的苗种培育技术介绍
刚孵出的泥鳅苗无活动能力,用头部的吸附器附着在鱼巢上,以吸收腹部的卵黄囊为营养。3~4天后,卵黄吸收完毕,泥鳅苗开始活动、摄食,才能将鱼苗从孵化池或孵化器中移入种苗池中饲养。 (一)泥鳅苗饲养 饲养泥鳅苗种用水泥池和土池都可以,但一定要水源充足无污染,光照良好,池……
泥鳅黄鳝养殖常用药物使用方法
泥鳅、黄鳝养殖中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,应遵循国家规定的《渔用药物使用准则》(NY5071-2002)。 1.氧化钙(生石灰) 用途:用于改善池塘环境,清除敌害生物及预防部分细菌性鱼病。 用法与用量:带水清塘:200~250毫克/升,全池泼洒:20毫克/升。 注意事项:不能与漂白粉、有机氧、重金属盐、……
台湾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六种主要病害
赤皮病此病由于捕捞、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,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,诱发此病。病鳅的鳍、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、溃烂,尾鳍、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,危害较严重。 防治方法:发现此病可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水溶液,浸洗病鳅15分钟~20分钟;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……
过冬前泥鳅高效暂养技术介绍
有一个农民每年冬前在塑料大棚中建水泥池对泥鳅短期暂养,然后在元旦、春节期间上市,每500克售价可比平时高出10元左右,效益相当可观。现将该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: 一、建池要求依各自条件而定,塑料大棚大小皆可。水泥池面积以50~100平方米为宜。养鳅池建成地上式、地下式、半……
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卷【综合应用】(181-200题)
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试卷【综合应用】(五) (180-182 题共用题干) 母牛分娩后不久食欲减退,厌食精料,反刍和暖气停止,排少量糊状粪便。左腹肋弓部膨大, 冲击式触诊可听到液体震荡音,穿刺液中无纤毛虫。直肠检查可感知右侧腹腔上部空虚。 180.若在左侧膨大区听诊同时叩诊,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