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养殖网-智慧养殖新平台!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汇总文章列表

泥鳅无土养殖技术

传统的饲养泥鳅方法离不开淤泥环境,前面介绍的几种饲养方法,也是由人工营造一个淤泥环境来供泥鳅栖息、生长。但是,在淤泥单位面积上泥鳅的栖息量少,不仅对水体空间的利用率低,而且采捕时的效率也不高。 无泥土养泥鳅,可以不用淤泥。这种方法的立足点,是用多孔塑料泡沫或……
日期:2024-09-20 浏览:567 阅读详情

泥鳅(苗种)的运输

(1)运前准备 泥鳅苗种在运输前需先拉网锻炼1一2次,运输前一天停止投喂饵料,装运前先将苗种集中于网箱内暂养2一3小时,令其排出粪便,减少体表分泌的黏液,以利于提高运输成活率。 (2)装运泥鳅的规格与密度 运输时装的水量为容器的1/2一1/3.每升水体的装鳅数量要按鳅体的规格大小而……
日期:2024-09-20 浏览:391 阅读详情

叉尾鱼养殖|斑点叉尾鱼回的“八字精养法”

斑点叉尾鱼回肉味鲜美、营养丰富,尤其是无肌间刺,加工方便,出口形势比较好。运用“八字精养法”的基本原理,在斑点叉尾鱼回养殖过程中突出“水、种、饵”的基础上,将“密、混、轮”作为健康养殖手段,加强“防、管”的力度,养殖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标准,确保养殖鱼符合出……
日期:2024-09-20 浏览:1046 阅读详情

泥鳅循环集约化养殖技术

一、水泥池精养泥鳅 水泥池精养泥鳅具有管理方便,不受外界干扰,用药费用小、排污方便、效益高、起捕方便等优点,养殖产量稳定,是一项高产高效、养殖潜力大的新兴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,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 1、水泥养殖池的建造。 水泥池以17×4×1(长×宽×高)为最好,池土挖好……
日期:2024-09-20 浏览:3018 阅读详情

成泥鳅养殖技术

(一)池塘养成泥鳅 1、池塘建设。 选择避风向阳、引水方便、弱碱性底质,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,面积一般为100m2~250m2.池深07m~10m,池塘可建成水泥池,也可以是土池。土池池壁需用三合土捶紧,池底应夯实,做到坚固耐用、无漏洞,池底铺入20cm~30cm的肥泥。进出水口用铁丝网拦住……
日期:2024-09-20 浏览:196 阅读详情

泥鳅养殖技术的四要点

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,深受人们的青睐,市场前景看好。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,池塘、稻田、水沟和田头坑塘都能养殖,在农村有广阔的发展空间,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。 一、池塘条件 池塘要靠近水源,以便定期加水,面积一般以200~400平方米为宜,不要过大,最……
日期:2024-09-20 浏览:459 阅读详情

泥鳅高效养殖措施

泥鳅肉质细腻鲜嫩、营养丰富,养殖投资少、见效快、经济价值较高。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如下: 一、饲养池的建造 选择背风向阳,靠近水源的地方建池,面积以场地大小而定。池子用砖砌,内壁用水泥浆抹光,池底用混凝土夯实。在距池底30厘米的地方留好出水口,以便换水。池深一般在……
日期:2024-09-20 浏览:197 阅读详情

鳝鳅养殖的秋冬管理

进入秋冬季节,气温开始逐步走低。8~9月气温降至25℃~22℃之间,是鳝鳅生长的黄金季节。10月~11月气温降至13℃~15℃时,鳝鳅掇食量开始减少直到停食。11~12月气温降至8℃~10℃以下后,鳝鳅进入冬眠期。实践证明:加强鳝鳅的秋冬饲养管理,利于安全越冬,保证鳝鳅元旦、春节上市……
日期:2024-09-20 浏览:265 阅读详情

泥鳅养殖之春季鳅苗入池八注意

春分将至,投放泥鳅苗的时间日益临近,刚购买的鳅苗身体纤弱,入池时稍不注意,就有可能造成较大损失,甚至全军覆没。因此,我们特别提醒养殖者在泥鳅苗入池时一定要切实注意以下8点: 1.泥鳅苗在入池前一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。一方面使堆积在池底的剩余清塘药物充分溶解,以……
日期:2024-09-20 浏览:147 阅读详情

泥鳅捕捞|稻田泥鳅的捕捞新法

稻田养殖的泥鳅,一般在水稻即将黄熟之时捕捞,也可在水稻收割后进行。捕捞方法一般有以下五种: 1、网捕法 在稻谷收割之前,先用三角网设置在稻田排水口,然后排放田水,泥鳅随水而下时被捕获。此法一次难以捕尽,可重新灌水,反复捕捉。 2、排干田水捕捉法 在深秋稻谷收割之后……
日期:2024-09-20 浏览:1011 阅读详情
汇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