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养殖网-智慧养殖新平台!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汇总文章列表

无土泥鳅养殖技术之泥鳅养殖塘口建设要点

泥鳅有一个特性,就是它的潜逃性。由于它体型小巧,只要有小小的缝隙,它便能钻出去。如果池塘有漏洞,泥鳅甚至能在一天之内,逃得干干净净。因此在给泥鳅建池塘的时候,这一点,需要特别的注意。 一是处理池塘的底部。挖掘机挖出池塘之后,要把池塘的底部夯得结结实实。 二是……
日期:2024-09-30 浏览:456 阅读详情

无土泥鳅养殖技术之泥鳅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

在泥鳅养殖过程中,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。主要病害有赤皮病、水霉病、气泡病、车轮虫病、舌杯虫病、农药中毒及其他生物敌害等。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如下: 1、赤皮病:患病泥鳅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,尤其是身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;鳍条基部充血,鳍条末端腐烂,鳍间组织破……
日期:2024-09-30 浏览:2014 阅读详情

水产养殖贴士:青虾池混养泥鳅技术

泥鳅近年的市场行情看好,不仅国内市场需求大,且往韩、日等国出口亦有增加。利用青虾池混养泥鳅,可以增加泥鳅产量,提高经济效益。 一、方法 泥鳅与青虾混养,一般在5月份向青虾池中投放抱卵虾,6月底7月初放养泥鳅种苗,在7月中旬以后,每亩搭配放养300~400尾鲢鳙鱼种,以改善……
日期:2024-09-30 浏览:1455 阅读详情

水产养殖贴士:泥鳅白头白嘴病的防治方法

症状主要为:病鳅从吻部到眼前的一段皮肤呈现乳白色,唇肿胀,嘴部周围的皮肤腐烂,可看到有絮状物粘附在嘴部,这种现象从水中看更明显,病鳅聚集在网边,聚集成团现象严重。一旦发生病症,小鳅的死亡率更高。 预防:平时的管理中要定期使用增氧改底药物及EM菌、光合细菌等生物……
日期:2024-09-30 浏览:2529 阅读详情

剑尾鱼的养殖技术

剑尾鱼的形态特征 剑尾鱼又名剑鱼、清剑,花鳉科属,原产墨西哥南部及危地马拉。 剑尾鱼的原始种是青剑鱼,体色呈浅蓝率色,体形呈长纺锤形、侧扁,体长可达12厘米。雄鱼有剑尾,背鳍有红点,雌鱼无剑尾,背鳍无斑点。 剑尾鱼经人工饲养后,体形小型化,只有7-8厘米。体色呈橄榄……
日期:2024-09-30 浏览:3006 阅读详情

泥鳅苗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介绍

在泥鳅养殖中,泥苗管理对泥鳅产量影响很大。稍有不慎会导致成活率降低,经济效益不好。现总结一下泥鳅苗成活率低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: 一、培育池条件差 1、池塘的面积太大,风浪大,嫩弱的水花鳅苗在近岸风浪的拍击下会有部分损失。 2、池水过深、淤泥又厚的池塘,水温回升很……
日期:2024-09-30 浏览:8975 阅读详情

泥鳅苗种快速培育三大关键技术要点

一、苗种投放 泥鳅苗下塘时间为每年5月,投苗密度每平方米1500~2000尾。当泥鳅养至体长3厘米时,要进行筛选分塘,泥鳅苗种密度为每平方米60~80尾。在苗种投放的过程中应注意:放养前先进行试水,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;放苗时盛苗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水温差距不能超过2℃,如泥鳅苗……
日期:2024-09-30 浏览:3168 阅读详情

水产养殖贴士:池塘围网养殖泥鳅技术

1、泥鳅养殖池的改建。应选择水源丰富、水质清新、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,或利用现有的养鱼池塘。每个养殖池塘的面积在5亩左右,水深要求在55~65厘米之间,池埂高1~1.2米,顶宽1.5米左右,不渗漏。池塘四周靠边埋设防逃网,防逃网地下深埋60厘米,地上竖立100厘米,上有网纲,用毛……
日期:2024-09-30 浏览:1837 阅读详情

泥鳅藕田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介绍

1.水霉病 (1)病原:水霉、绵霉。 (2)症状:病鳅体表附着白色绵毛状水霉菌。此病多发生于水温较低时期,当鱼体受伤时极易感染。 (3)防治措施:捕捉、运输泥鳅时,尽量避免机械损伤;池塘消毒:用生石灰消毒池塘,可以减少此病发生;同时注意放养规格一致,密度不宜过大。盐水浸浴:用……
日期:2024-09-30 浏览:152 阅读详情

泥鳅水蛭黄鳝甲鱼河蟹牛蛙等多种水产品的越冬管理

泥鳅:泥鳅对水温变化相当敏感,当水温降至5℃以下时,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,越冬期长达2个~3个月。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,保持水深1.5米以上,使水温在2℃~8℃之间。稻田养殖的泥鳅,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沟内,并用稻草铺设在鱼沟上,泥鳅便会潜入鱼沟底部的淤泥中……
日期:2024-09-30 浏览:819 阅读详情
汇总